獨山愿燈主要分布于獨山縣上司、下司、打羊、甲里、基長、堯梭、本寨、麻萬、兔場、麻尾、董嶺等鄉(xiāng)鎮(zhèn)。獨山縣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內,東與三都水族自治縣、東南與荔波縣,西與平塘縣、北與州府都勻市相連,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丹縣相接,是貴州南大門。全縣總面積2445平方公里,總人口34萬,其中布依、苗、水族等少數(shù)民族人口25萬,占總人口的73.8%。古代的云貴地處“鬼方”,人們的生老病死,兇吉禍福都得求助于巫醫(yī)巫術,因而占卜問卦、畫符念咒、跳神作法即是愿燈的最初形式。隨著歷史社會的發(fā)展以及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人們對愿燈的表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愿燈藝人不斷吸收民間音樂、舞蹈及其他表現(xiàn)手法,豐富和發(fā)展了愿燈的內容形式,最終形成了較為規(guī)范的愿燈表演程式。民國四年版《獨山縣志》“民俗卷”中……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