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故央”——布依族傳統(tǒng)手工水磨制香技藝,流傳于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鎮(zhèn)香車河兩岸的洞廣村和其相鄰村的一些自然村寨的。香車河,因其河邊有木質香粑水車常年轉動而得名,它是戈塘鎮(zhèn)岔河與柘磨河匯流后流入洞廣村境內的河段。從匯流處的洞廣村冬瓜寨算起,至相鄰的納利村龍路寨,大約長7公里。沿河兩岸住著純樸的布依族、苗族人家。關于洞廣村布依族制香的歷史,現(xiàn)已無文字可考。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上天有位專司制作……[詳細] |
![]() | 布依族武術,流傳于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一帶,主要分布于春潭街道排冗村、當朝村,錢相街道打凼村、龍山鎮(zhèn)北鄉(xiāng)村等布依族村寨。布依族武術簡潔實用,能守能攻,自成一家。其套路大多源自布依族狩獵、農事等實踐,器械多是布依族群眾日常生產生活工具,有狼牙棒、板凳、掃帚、釘耙、扁擔、鐮刀等器械,有套路表演和對練實戰(zhàn)等小項,具有濃郁的布依族農耕文化特點。2021年5月24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國家……[詳細] |
![]() | 安龍縣戈塘鎮(zhèn)洞廣村“故央”(布依族傳統(tǒng)手工水磨制香技藝)歷史悠久,是洞廣布依人民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集體智慧的結晶。用這種傳統(tǒng)技藝生產的各種竹簽香,其品質細膩,易燃不垮,香味清雅,有養(yǎng)生安神,驅蚊滅蟲,凈心明志,開竅開慧等功效,祭祀時更能充分表達香客對神靈的恭敬之意。從其香方原料的選定、配伍、制作、使用等,體現(xiàn)了布依人民的精神氣質、民族傳統(tǒng)觀念、美學觀念、價值觀念、思維模式、世界觀等,對于民族學、民……[詳細] |
![]() | 安龍縣萬峰湖鎮(zhèn)壩盤村皮紙制作技藝是在我國古代造紙術基礎上傳承發(fā)展而得。有關造紙術的著作以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記載得最為詳盡,第13篇《殺青》中關于紙料、竹紙、皮紙的記載,可說是我國傳統(tǒng)造紙術發(fā)展最高峰的總結性敘述,其主要工序與書中記載基本一致。當地村民歷史以來靠皮紙制作技藝為生,長期以來,僅靠父輩口傳身授一代代的傳承下來。以手工舀紙術制作,從選料到成紙共有15個環(huán)節(jié)、72道工序,生產流程完全……[詳細] |
![]() | 梓潼戲是我國以酬神還原為目的的傳統(tǒng)民間戲劇。據文獻記載,流傳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貴州、四川、重慶、云南等省市的漢族人家,神龕上都供奉著“七曲文昌帝君”神位。唐孫樵有《祭梓潼神君文》,李商隱有《張亞子廟》詩。據道教傳說,玉帝命梓潼帝掌管文昌府和人間祿籍,因此稱為梓潼帝君。宋吳自牧《夢粱錄·外郡生祠》:“梓潼帝君廟,在吳山承天觀,此蜀中神,專掌注祿籍。凡四方士子求名赴選者悉禱之。封王爵曰惠文忠武孝……[詳細] |
![]() | 板凳舞,是流傳于安龍縣灑雨、龍山、海子、戈塘等鄉(xiāng)鎮(zhèn)黑苗(苗族的一支)的民間舞蹈。只要哪家生第一胎小孩辦滿月酒時,第二天外婆家(外寨人)要回家時,總要和主人家(寨內人)對跳一場精彩的板凳舞。對跳的雙方要是異性、已婚的同輩,人數兩對以上,越多越好。且在對跳時用臀部互撞、踩腳等,非常歡快熱烈。這種在滿月酒中對跳的傳統(tǒng)板凳舞,只有在科香苗寨才能見到?葡,高山上古樸的苗寨。地處東經105度03分04秒,北……[詳細] |
![]() | 趕毛杉樹,是布依族傳統(tǒng)的民俗節(jié)日,于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后的第一個蛇場天在安龍縣德臥鎮(zhèn)田壩村舉行。屆時,黔西南州各縣、廣西北壯地區(qū)、云南東部等各族青年都各自相互邀約來此地“趕毛杉樹”,對歌尋找心儀的戀人。田壩布依族村,約3平方公里。東距安龍縣城23公里,西離黔西南州州府所在地興義市37公里,南以美麗的南盤江為界,與廣西隆林縣隔江相望,北行15公里相接324國道。屬貴州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勢……[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