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牌曲酒傳統(tǒng)釀造技藝源于唐代“射洪春酒”、明代“謝酒”,初步定型于民國34、35年,有1300余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是我國釀酒技術和酒文化的一個典型實例,是我國的一份寶貴財富。沱牌曲酒產(chǎn)地四川省射洪縣,山川秀麗,氣候溫和,物產(chǎn)豐富,盛產(chǎn)美酒,素稱名酒之鄉(xiāng)。唐時“射洪春酒”以“寒綠”著稱。宋代,“射洪春酒”以純凈、透明、甘醇、甜諸味調勻而知名。明代,縣人釀“謝酒”,清冽馨香,名嗓蜀中。清代,“射洪春酒美”,謝酒稱“佳釀”。民國年間,縣南柳樹鎮(zhèn)太安酢坊在繼承唐代“春酒”、明朝“謝酒”的傳統(tǒng)釀造技術的基礎上采用新的配置方法和制作方法,釀出具有“春酒寒綠、謝酒醇、濃香清冽”的曲酒。1946年正式命名此佳釀為“沱牌曲酒”。沱牌曲酒制曲以小麥、大麥等為原料,磨成粗細均勻瓣型,拌合裝盒,制成磚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