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腔是傳承于元氏縣龍正村李氏家族并流行于當?shù)氐囊环N民間戲曲,它在表演形式上與京、評、梆子等劇種相仿,但唱腔獨特、樂律優(yōu)美,沒有發(fā)現(xiàn)與現(xiàn)有的任何劇種有很深的淵源。樂樂腔沒有文字記載,只是口傳。目前能向上追溯9代。樂樂腔文武場齊全,主要樂器有主弦四股弦,下配二胡、板胡、笛子等,打擊樂有板鼓、手板、大鑼、手釵、小鑼、梆子、堂鼓。其唱腔雖然獨特,樂律卻沒有更多的文字記錄,一直靠口傳傳承下來。該劇種板式單調(diào),僅有頭板(慢板)、二板,三板卻是同調(diào),還有變調(diào)、梅花調(diào)、沖臺、哭頭、花腔、讀信等幾種原始唱腔。傳統(tǒng)劇目有《羅裙記》、《翠屏山》、《金玉墜》、《劈山救母》等,共有三十多部,后來又新排練了《楊八姐游春》、《白蛇傳》、《文書記》等。樂樂腔的曲調(diào)輕柔、優(yōu)美,在表演程式上與京劇相差無幾,在劇目上文武兼?zhèn),…?a href=/culture/48/yuanshileleqiang.html class=blue target=_blank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