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橫峰興安酥制作技藝(第三批省級)興安酥(歷史上橫峰稱興安縣),又名芋頭糖。最早明朝就生產(chǎn)于葛源,是葛源的傳統(tǒng)食品,故又名葛源芋頭糖。是一種用上等糯米摻和芋頭,外裹芝麻、白糖、茶油等原料制成的食品。因為其選料精致、糯甜可口、酥松香脆而久負盛名,而且葛源的芋頭糖,別處無法效仿,即使用同樣的原料、同樣的方法,制出來也及不上葛源芋頭糖。原因是葛源的糯米好,葛源前山村一帶山高水冷,生產(chǎn)時間長,種植的糯谷具有……[詳細] |
![]() | 橫峰葛粉制作技藝(第三批省級)葛源葛粉加工技藝歷史悠久,系采自山中豆科藤本植物葛的根莖,經(jīng)水磨而澄取的淀粉。根據(jù)《橫峰縣志》記載:“隋末唐初,蘇、馮二姓定居于盛產(chǎn)野葛的溪水源頭,就開始采掘葛粉!币驒M峰葛粉具有潔白晶瑩、消暑祛火、潤喉清肺、清熱解毒等特點,明、清兩朝葛源葛粉曾作為貢品貢奉朝廷。葛根易種,易加工,又是納涼佳品,有著豐富的藥用價值!侗静菥V目》卷七記載:“(葛根)味甘、辛,性平無毒。主……[詳細] |
![]() | 橫峰傀儡戲(第二批省級)橫峰傀儡戲,俗稱吊戲,又名提線木偶戲。傳自近鄰玉山縣和鉛山縣。元代時,玉山縣就有觀演“玉山傀儡天下絕”的詩贊(見《四庫全書》貝瓊《清江詩集》卷四)。今存紫鴻班、紫霞班、紫荊班仍有活動。紫鴻班年代最久。班內(nèi)敬奉的兩個孩童喜神,據(jù)稱刻于明代。喜神的前胸、后背內(nèi)藏有文字與傳承之物,但一直封閉不可打開,班規(guī)有戒:不能隨意示人。距今約有五百余年。清光緒元年(1875年)《橫峰縣志》載……[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