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獲鹿絲弦起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40余年歷史,是流傳于石家莊、鹿泉(原獲鹿縣)、平山、正定、趙縣等地區(qū)的地方傳統(tǒng)戲劇劇種,又名弦索腔、四弦、女兒紅,其聲腔為元、明流行于燕趙的小令。絲弦分為東路、南路、西路、北路和中路五大派支脈,獲鹿絲弦屬于中路絲弦。根據(jù)獲鹿縣志記載,獲鹿是絲弦的發(fā)源地之一。在新中國成立前,從事絲弦表演的民間藝人靠撂地兒“唱飯兒”謀求生計,表演風格貼近生活,深受群眾喜愛。七七事變……[詳細] |
![]() | 鹿泉通天河花會是鹿泉市獲鹿鎮(zhèn)三街村社火表演隊的一項傳統(tǒng)民俗表演活動。鹿泉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鹿泉市內(nèi)的石閆公路是貫通山西、河北兩省的通衢要道。三街村隸屬鹿泉市獲鹿鎮(zhèn),該村位于鹿泉市主城區(qū)西南部。鹿泉通天河花會源于獲鹿東會館(即鐵行會館),鐵行會館是當年山西人在獲鹿設置的-場所。通天河表演是山西人傳授給當?shù)厝罕姷囊环N介于舞蹈與武術之間的民俗表演藝術形式,該民俗活動據(jù)傳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鹿泉通天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