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山橫街茅楂會(第四批省級)橫街地處玉琊溪峽口水庫以東一華里,東距玉山縣城十二公里,自古以來為我縣西鄉(xiāng)水陸交通要道,是前往三清山、懷玉山風景名勝旅游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橫街有座“桑田古廟”,每年的農(nóng)歷八月十二前后舉行盛大的廟會。時值茅楂成熟季節(jié),廟會上有大量茅楂出售,成為廟會的一大特色,人們約定俗成地把桑田廟會稱之為茅楂會。據(jù)桑田廟遺存碑文記載,桑田廟始建于唐末,后幾經(jīng)興廢,現(xiàn)存廟宇為清乾隆四十四……[詳細] |
![]() | 玉山羅紋硯制作技藝(第四批省級)玉山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東臨浙江,西接安徽,南連福建,素有“兩江鎖鑰”、“八省通衢”、“豫章第一門戶”之稱,交通通訊很發(fā)達。懷玉山脈橫貫縣境西北部,是贛、皖、浙三省的天然屏障。主峰云蓋峰海拔1538米。山高谷深,云遮霧罩,林木蔥蘢,潭瀑濺玉。這里因古代江右四大書院之一的懷玉書院和方志敏清貧故事發(fā)生地而聞名于世。人文底蘊深厚,人杰地靈。在這莽莽崇山峻嶺中蘊藏著豐富的優(yōu)……[詳細] |
![]() | 玉山提線木偶戲(第三批省級)玉山縣地處閩浙皖贛四省邊界,有“兩江鎖鑰,八省通衢”之稱。玉山經(jīng)濟活躍,文化繁榮,有關(guān)史料證實,玉山在宋代已形成戲曲活動中心。歷史上,玉山“偶像迎神”的社祭活動非常頻繁,而木偶戲就起源于“社祭”活動。因自古盛興“社祭”靈像活動,木偶漸漸被尊為“神”,木偶戲得到很快的發(fā)展。受宋雜劇和南戲的影響,木偶戲在當時南宋的都城臨安(杭州)風行一時,它的傳播發(fā)展方向受當時的政治因素影……[詳細] |
![]() | 玉山班演藝(第二批省級)玉山縣懷玉鄉(xiāng)位于道教圣地三清山下,懷玉山既是道、佛、儒教活動頻繁的名山,更是戲劇演藝活動的重要區(qū)域,“玉山班”演藝的誕生地,也是贛劇重要源頭之一。懷玉山鄉(xiāng)錦溪村村民愛好戲劇演藝活動,至今還保留玉山班演藝的活動模式。錦溪村素稱“贛劇之鄉(xiāng)”,因平日祭祀活動繁多,漸漸形成各種班社,統(tǒng)稱為“玉山班”,即玉山戲班!坝裆桨唷庇伞皠∧空Z言”“曲牌演技”“樂器道具”“服飾守舊”四大部分組……[詳細] |
![]() | 樟村板燈是江西省玉山縣的一個文化遺產(chǎn),樟村板燈的種類豐富多樣,下面介紹主要的四種:狀元燈,相傳是樟村當年一名讀書人赴京殿試中了狀元,鄉(xiāng)親們?yōu)闅g慶這一吉事,特請人制作了狀元燈。據(jù)說,舉了狀元燈,能沾才氣。子孫燈,指燈頭后二橋板燈,寓意子孫滿堂。唐末,戰(zhàn)火四起,瘟疫橫行,人丁稀缺,樟村百姓為求人丁旺,送瘟神,便制有子孫燈。酒瓶燈,諧音是“久平”。盛唐時期,天下太平,樟村百姓期望國家能長久太平,安居樂業(yè)……[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