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于四川省溫江區(qū)、郫縣、德陽市一帶的民間舞蹈“蛾蛾燈”,其產生與川西平原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息息相關,它是川西平原珍貴的藝術資源,充分展現(xiàn)和刻畫了勤勞智慧的川西壩子人民豐富的生活情趣與詼諧幽默的性格形象。是摹擬川西平原獨輪的雞公車,載人、行路的生活,舞蹈通過一對祖孫趕集,雞公車上坡下坎,爺逗孫,撲蝶等情節(jié),表現(xiàn)了祖孫對美好田園風光的熱愛和歡樂愉悅的心情!岸甓隉簟钡谋硌菪问胶汀败嚐簟毕嗨,由兩人表演,一人飾爺爺(推車人),雙手執(zhí)道具車手柄;一人飾孫女(坐車人),站在道具車內,將車身上的四根帶子捆在腰部,車前裝一著彩褲、布鞋的假腿,接在孫女的腰前,連接處用上衣遮蓋。推車人以腰為力點,突出“踢”和“顫”,用腿的屈和伸,腳的踢與顫,胯的扭動來表現(xiàn)獨輪車車在田間小道上崎嶇前進的情景,坐車的孫舞動手中的……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