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長鼓舞是連州市過山瑤民間傳統(tǒng)舞蹈,起源于對民族圖騰的崇拜,祖先信仰。小長鼓舞一方面反映祭盤王,一方面體現(xiàn)慶豐收。過山瑤遷徙頻繁,建好棲身的屋是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小長鼓舞要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小長鼓舞的表演多為兩人,四人對舞,亦有集體舞或獨舞![詳細] |
![]() | 舞木貓又叫舞木貓獅,是連山壯鄉(xiāng)在春節(jié)至元宵期間的一種舞獅活動。舞時敲打鑼鼓,由1人手舉貓頭,身披貓被,同時,由幾個人分別頭戴大明師、阿陀和猴子面具配合表演![詳細] |
![]() | 連州西岸鎮(zhèn)曾稱回蘭鄉(xiāng)。連州市在西岸鎮(zhèn)西北部,因位于西溪河岸邊,故稱西岸,?偯娣e219.38平方公里,共有12275戶,51056人,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利條件較好。舞馬鹿便是流傳在西岸民間的民族舞蹈,馬鹿似馬,身似驢,長著牛腿,而一對角則是鹿角,是一種半仙動物,能給人們帶來福壽和吉祥。它表達了人們美好的愿望祈禱!段桉R鹿》的表演分“跟蹤”、“梯捕鹿”、“口訓鹿”三個情節(jié)展開:由四名藝人扮演……[詳細] |
![]() | 三水瑤族鄉(xiāng)位于連州市的西北部,東與本市瑤安瑤族鄉(xiāng)相連,南接本豐陽鎮(zhèn),西與湖南省的藍山縣交界,北與湖南省的藍山縣、臨武縣接壤,總面積1381.1平方公里,全鄉(xiāng)轄4個村委會,3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823人,其中瑤族人口1500人。布袋木獅是瑤族喜聞樂見的一種道具舞,獅頭用泡桐木雕鑿而成,長約40公分,寬約25公分,稍成長方形狀。分上下兩塊,上為獅子面部,下為獅子下腭唇齒。獅被用一黃布袋,內(nèi)可藏若干人……[詳細] |
![]() | 十樣錦鑼鼓流傳于連州市星子語系地區(qū),為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吹打樂。其鑼鼓點有獨特風格,配上高亢洪亮、靈活清新的嗩吶伴奏,場面歡快、熱鬧。樂器有高邊鑼、小鑼、硬鑼、高邊鼓、扁鼓、芒冬鼓、木魚、中鈸、小鈸和嗩吶。建國前,“十樣錦鑼鼓”專用于游神。建國后,逢年過節(jié)、--、送公糧、婚喪祭祀等活動時,群眾都打起“十樣錦鑼鼓”![詳細] |
![]() | 大神會是連州市保安鎮(zhèn)每年重陽節(jié)必開展的民間傳統(tǒng)活動。大神會源于唐代保安人黃保義在京城扶正壓邪而使朝廷國泰民安,黃保義功成身退后將京城的重陽盛世會(大神會)帶回家鄉(xiāng)保安延續(xù)至今的傳說。保安的大神會是一種儺祭活動,屬民間的儺戲演出。……[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