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河南省第一批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名錄中,有一種舞蹈叫鋦缸挑舞。目前,這種舞蹈的唯一傳承人是民權(quán)縣老顏集鄉(xiāng)的桑勝杰。在京九晚報商丘邊界行采訪組到老顏集鄉(xiāng)時,記者走訪了桑勝杰,觀看了他表演的鋦缸挑舞。鋦缸是民間手工藝人的一種絕活,藝人們在走街串巷時肩挑著挑子,這種挑子十分沉重,人們?yōu)榱斯?jié)省體力,在行走時就會時而左,時而右,姿勢似有輕歌曼舞之感。在宋代仁宗年間,這種舞步演變成了一種舞蹈——鋦缸挑舞。以前,……[詳細] |
![]() | 籌,也稱算籌,這是古代一種計算用具。商代甲骨文字中已出現(xiàn)百、千、萬位數(shù)字!对娊(jīng)·周頌·豐年》還提到糧食豐收,數(shù)量已達萬億及秭。周代的十萬為億,十億為秭。如此龐大的數(shù)字,當時沒有計算用具,是很難累計到這么大的準確數(shù)字的;I用木、竹削制,也有骨制、牙制,甚至鉛制。通常為圓棍狀。迄今最早見到的算籌,是在湖南長沙左家公山戰(zhàn)國木槨墓出土的竹籌。西漢時期,在墓葬中還出土過象牙算籌和金屬(鉛)算籌。一副算籌,……[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