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螳螂拳是一種模仿螳螂動作演變而來的傳統(tǒng)拳術,在山東膠東地區(qū)廣為流傳。螳螂拳產生于明末清初,由明末清初王郎所創(chuàng)。螳螂拳在它產生的數百年里,經過歷代武術家的總結提煉、創(chuàng)新發(fā)展,逐漸形成了特色鮮明、長短兼?zhèn)、剛柔相濟、勇猛快速、實用性強的獨特風格,主要有太極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小架螳螂等流派。其中太極螳螂、梅花螳螂、小架螳螂在棲霞比較流行。螳螂拳的特點以快速勇猛、斬釘截鐵、勇往直前的氣勢……[詳細] |
![]() | 棲霞泥塑屬于北方泥塑。做塑像膜拜,做“耍貨”玩賞的民間風俗,正是棲霞泥塑藝術得以發(fā)展的重要原因。解放前,膠東有個十分有名的民間泥塑藝人時開武,他13歲時拜蓬萊欒家口村民間泥塑藝人萬文富為師。師徒二人都曾受邀制作過蓬萊閣內的彩色泥塑及膠東周邊廟宇內的塑像。時開武出徒后,落戶棲霞豐粟村。由于所塑神像栩栩如生,在棲霞及周邊地區(qū)名氣很大,被人爭相聘請做廟里的泥塑。當時有句順口溜:“老時堆完泥,泥人會喘氣;……[詳細] |
![]() | 整理者佘世燁通背拳是我國武壇上久負盛名并深受人們喜愛的傳統(tǒng)武術之一,流傳十分廣泛。主要流派有:白猿通背、五行通背(即祁式通背)、獨流通背、太極通背(即洪洞通背)、五猴通背等。通背拳就其源流而言,傳說不一。有文字記載通背拳與武當拳名師張松溪有傳承淵源,不過創(chuàng)始于何年,由何人所創(chuàng),在發(fā)展與演變過程中史料均無詳細記載,尚待進一步考證。通背拳以其特殊的伸臂動作而著稱。伸臂動作要力由背發(fā),通過肩、肘以達到指……[詳細] |
![]() | 整理者李朝莉太虛宮因丘處機揚名,燕九節(jié)依太虛宮而盛。每年農歷正月十九日,在棲霞的太虛宮都會舉行規(guī)模盛大的燕九節(jié)。燕九節(jié)主旨為會“神仙”丘祖,以祈求庇護。傳說,丘處機逝世后,在農歷正月十九日(丘處機誕生之日)前后,他都會化身為各種不同的形象重返故里,其門徒也因此到處宣揚丘處機的種種“靈跡”,于是引來眾人都前往太虛宮膜拜。人們用酒祭祀丘祖神位,稱之為“宴丘”。年長日久,“宴丘”誤傳成了“燕九”,這也正……[詳細] |
![]() | 整理者李朝莉棲霞灰豆腐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關于灰豆腐的來歷,在當地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傳聞:早年間,在棲霞街上有一小戶人家,男主人常年在外務工,家中主婦除了干農活外,還不辭辛苦推豆腐賣。一天中午,主婦上街賣豆腐前,留下一塊豆腐放在一木盤上準備回家自用。傍晚時分,賣完豆腐回家,發(fā)現磨子上的木盤不見了,豆腐也不翼而飛,主婦好生奇怪。此時,只聽房梁上傳來貓叫聲,抬頭一看,兩只貓正在房梁上追逐嬉戲。“難道是……[詳細] |
![]() | “穿花舞”又名“戲燈穿花”,流傳于膠東半島腹地棲霞臧家莊鎮(zhèn)泊子村一帶,是手持花燈扮演各種戲曲人物的集音樂、戲曲、舞蹈、民歌等為一體的綜合民間表演藝術。棲霞的“戲燈穿花”由當地“民間小戲”(也叫“草臺戲”)發(fā)展而來!皯驘舸┗ā碑a生于元朝,發(fā)展于明清,清末民初興盛于泊子村,并輻射到周圍十多個村莊。在泊子村,男女老少都玩“燈”,家家戶戶都會跳“燈”!皯驘舸┗ā币话阌24人組成,男女各12人,主要有“……[詳細] |
![]() | 八卦鼓舞--走向民間的道教舞蹈它產生于神秘的道教儀式,卻在民間生根發(fā)芽,八卦推演,它有鼓的陽剛,風生水起,它有舞的陰柔,它是山東民間舞蹈的瑰寶,是中國道教舞蹈中的一朵奇葩。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八卦鼓舞。八卦鼓舞源于道教。山東棲霞,是它的發(fā)源地。棲霞山清水秀,人杰地靈。金元之際,這里誕生了道教全真龍門派創(chuàng)始人丘處機,后被成吉思汗封為“神仙”,統(tǒng)領全國道教。棲霞也從此成為遠近聞名的道教勝地。為紀念師……[詳細] |
![]() | 整理者李朝莉棲霞民歌是棲霞人民在生活勞動過程中集體創(chuàng)作、代代流傳并不斷發(fā)展的,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種藝術形式。在幾百年的傳承發(fā)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聲音高亢、節(jié)奏自由、音域寬廣、旋律起伏的獨特演唱風格。其主要類別有山歌、小調、情歌、秧歌、習俗歌、勞動號子及革命歷史民歌,其中以棲霞山歌和小調最具代表性。棲霞山歌題材多為描寫愛情生活和贊美自然風光,是勞動人民生活和情感的真實體現。棲霞山歌里最為典型的就……[詳細] |
![]() | 整理者李朝莉“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边@是清朝乾隆皇帝為長春真人丘處機題寫的對聯,也是對丘處機一生的高度評價。丘處機(1148-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金代登州棲霞縣人,全真七子之一,著名的道學家、思想家、養(yǎng)生學家和文學家,著有《大丹直指》、《攝生消息論》、《玄風慶會錄》、《鳴道集》及《后祖全書》等。丘處機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從出生起就帶著傳奇色彩。傳說丘處機出生時……[詳細] |
![]() | 艾山位于棲霞市區(qū)西北15公里,主峰海拔814米,俗稱膠東屋脊太祖山,其山脊界棲霞、蓬萊兩市于南北,因山上盛產靈艾而得名“艾山”。艾山歷史遺跡眾多,人文積淀深厚。艾山東有山神廟,西有老君殿,中有艾山庵、兵工廠。春秋時期齊國大臣田孔、道教全真龍門派創(chuàng)始人丘處機、明末兵部尚書郝晉、名將1等都與艾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相傳明末兵部尚書郝晉,小時候就在艾山庵里讀書。郝晉家住在艾山郝家樓村,從艾山庵到郝家樓十……[詳細] |
![]() | 崗山,原名“鋼兒山”,坐落于棲霞市官道鎮(zhèn)西北,是萊陽、招遠、棲霞三市的交界處!皪徤健边@個名字是在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由唐太宗李世民冊封的,并在山上修建了寺院,賜名“崗山寺”。崗山寺歷經唐、宋、元、明四個朝代800多年,宋末元初時期最為興盛。而關于崗山的傳說也隨著寺院的興衰起伏越來越多,被當地百姓口口相傳,流傳至今。其中,流傳最為廣泛的且具有崗山傳奇色彩的當屬“唐王征東筑冢封崗山”和“崗……[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