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仙桃雕花剪紙,又稱“沔陽雕花剪紙”,流傳于湖北仙桃市一帶,具有悠久的傳承發(fā)展歷史。據《沔陽縣志》記載,沔陽剪紙在明末清初即已形成自己的風格特征,以構圖勻稱、雕工纖細見長。制作仙桃雕花剪紙時,由藝人用刻刀和白紙在蠟盤上雕出俗稱“花樣子”的繡花紋樣,雕刻時一般可重疊一二十層白紙。刻刀多系以鬧鐘發(fā)條和手術刀加工而來,蠟盤則以菜油、白蠟及香爐灰合成物盛于小木圓盤中構成。藝人雕出的“花樣子”多為“喜鵲登梅”……[詳細] |
![]() | 仙桃麥稈剪貼又稱鄧氏麥稈畫、麥雕,是以麥稈為主要原料,以刻刀、烙鐵、蠟盤、剪刀為工具,經加工處理,巧妙制成工藝品的一種剪貼藝術。仙桃麥稈剪貼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懷王墓發(fā)掘出的麥桿畫作品至今兩千多年。2013年10月公布為湖北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4年12月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麥稈剪貼乃中國一絕,世界獨有,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間,道光年間傳入沔陽(……[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