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所在區(qū)域及其地理環(huán)境安康娛樂門戶網(wǎng)安康市位于陜西東南部,北緯31°42′—33°49′、東經(jīng)108°01′—110°01′之間,面積23529平方公里,占陜西省面積的11.4%。本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嶺主脊,東西寬約200公里,南北長約240公里,漢江由西向東橫貫,構(gòu)成“兩山夾一川(江)”的自然地貌。全市最高海拔2964.60米(秦嶺東梁),最低海拔170米。(白河縣漢江出境處),海拔高低……[詳細] |
![]() | 以弦胡伴唱而得名。又名“高腔”,以唱腔落尾有幫腔而得名。流行于陜南、鄂西、川北的交界地區(qū)。在陜西主要活躍于平利、鎮(zhèn)坪、西鄉(xiāng)、旬陽等地。弦子戲的發(fā)展,大體經(jīng)歷了說唱、皮影與舞臺演出等三個階段。據(jù)平利水田河老藝人李鑒德1962年口述,弦子戲是從其曾祖父李敬謀開始起家的。其曾祖父傳給祖父李興烈,再傳到父親李連生和他本人,共歷一百八十余年。弦子戲的聲腔主要源于陜南的說唱藝術(shù)“蓮花落”。據(jù)李鑒德說,在其曾祖……[詳細] |
![]() | 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下漢口;開后門,摘石榴,石榴里頭一包油!薄按蠼闶崃藗光流頭,二姐梳了個圓流頭,留了個三姐沒啥梳,梳了個獅子滾繡球。”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飯,打你個王巴蛋小汽車,滴滴滴,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詳細] |
![]() | 盤古開天辟地之后又經(jīng)過了千萬年,在他的身體里孕育出了女媧。女媧非常漂亮,她用樹葉和鮮花給自己做了衣服,頭上戴著野花做的花環(huán)。有一天,女媧四處游玩,來到了水邊。女媧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美麗的倒影,又好奇,又高興。從此以后女媧就經(jīng)常來到水邊看著自己的倒影又唱又跳,因為她以前從來不知道自己長得什么樣子。日久天長,女媧一個人感到很孤獨。女媧非常喜歡自己在河里的倒影,于是她就照著河里的倒影用泥土捏起了小人。沒想……[詳細] |
![]() | 地方風物傳說。指關(guān)于某一地區(qū)山川、風物等的解釋性傳說。基本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對于特定的自然物或人工物的來歷、特征、命名原因等,給以說明解釋。它經(jīng)常把風物介紹、故事、說明解釋3種成分結(jié)合在一起。中國的名山大川、有名建筑、地方特產(chǎn)和風俗等等都有生動的傳說故事予以解說。地方風物傳說中包含著大量關(guān)于特定風物、山川、建筑、特產(chǎn)、民俗等的知識,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內(nèi)容也十分廣泛。它表現(xiàn)人民征服自然、改變……[詳細] |
![]() | 相傳,吐蕃贊普(國王)松贊干布為了逼娶唐朝妻子,興兵在今四川松潘縣一帶大動干戈,唐太宗為了化干戈為玉帛,答應(yīng)松贊干布從宮中選娶一位宮女為妻。松贊干布為了迎娶一位才貌雙全的妻子作賢內(nèi)助,給候選的宮女們出了一道難題,他拿出一顆中間有著九曲十八彎小孔的綠松石,然后說:誰能把綠松石串成項鏈就娶誰。宮女們一籌莫展、不知所措。只有美麗聰穎、智慧過人的文成公主,在螞蟻的幫助下破解了這道難題。她取下一根自己纖細的……[詳細] |
![]() | 禮儀詞以民謠體為主,散文體穿插其間。句式結(jié)構(gòu)無嚴格規(guī)定,以道來朗朗上口、聞之悅耳動聽為原則。其詞格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為主,也有九字句,散文句式作開場白或詞間轉(zhuǎn)換加雜其中。禮儀詞多無定格,長短交織,有節(jié)有韻,可一韻到底,也可多韻轉(zhuǎn)換,也有無韻表誦的,不同的知客司在不同場合,多有臨場發(fā)揮。禮儀詞根據(jù)場合、對象的不同,內(nèi)容有別,長短不一,短者四句、八句,長者可達數(shù)十上百句。禮儀詞語言樸實懇……[詳細] |
![]() | 地處秦嶺以南的陜南地區(qū)由安康、漢中、商洛三市組成,總?cè)丝?76.83萬人,版圖面積7.002萬平方公里。因地處長江最大支流漢江流域,是南水北調(diào)重要水源涵養(yǎng)地。位于陜南地區(qū)重鎮(zhèn)的安康市漢陰縣,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江橫貫東西,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是陜南革命老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土地革命時期陜南重要革命力量——陜南抗日第一軍的誕生地。由于屬陜南革命老區(qū),在紅軍時代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有著光榮的斗……[詳細] |
![]() | 嵐河中游有個化鯉墟,東岸是花里鎮(zhèn)政府所在地,西岸有一座雄偉的大山。很久以前,山上住著一位孤寡老婆婆,她養(yǎng)的一只黃母雞每天中午下一個蛋,從未空過窩?墒怯幸惶熘形,老人聽到母雞“咯略”的叫聲后,過了一會兒去撿蛋時,窩里竟是空的。她感到意外,早上曾摸過雞0,明明有蛋,為啥今天窩是空的?又一天的中午,她看見黃母雞又進窩了,連忙進屋躲在窗臺下。一會兒母雞就叫了,她用一只眼晴對著窗戶紙的破洞口向外瞄。突然看……[詳細] |
![]() | 旬陽道情皮影戲是陜西安康市的漢族民間藝術(shù),與關(guān)中道情曲種同為一系。是以板腔體為主,兼一當?shù)匦≌{(diào)和其他地方戲曲牌的一類由說唱音樂過度為“影戲”的劇種之一。道情是旬陽影戲的主要劇種,據(jù)1987年10月出版的《旬陽戲劇志》記載,道情源于唐代《承天》《九真》等道曲,以道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出世思想,原為徙歌。道情又稱皮影戲、小戲兒等,主要流行在旬陽與關(guān)中語音近似的廣大地域。據(jù)傳,早在公元1628年—1644……[詳細] |
![]() | 歷史悠久的漢江號子是陜西省珍貴的民間音樂財富,漢江號子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忠實地紀錄著漢江船工的血淚和心酸,展現(xiàn)了勞動人民用于與大自然拼搏的精神,是陜西省寶貴得值得保護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漢江上游,山巒重疊,貨物流通、客運往來皆需木船載客運貨,于是柏木帆船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小的船有幾個船工,大的有二三十個船工,甚至更多。艄翁又稱駕長,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闖灘斗水,該快該慢,眾船工皆聽艄翁指揮![詳細] |
![]() | 紫陽民歌是流傳在陜西省紫陽縣境內(nèi)的一種具有濃郁陜南地方色彩的民間歌曲。紫陽位于陜南中部,因道教南派創(chuàng)始人紫陽真人張伯端而得名。我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周南”和“召南”部分25首歌謠的流傳地主要就在包括紫陽在內(nèi)的漢水上游,紫陽民歌在朝代更迭的過程中,伴隨著人們種種生活習俗的形成發(fā)展而逐漸成熟,于明清達到鼎盛。紫陽民歌藏量極為豐富,所發(fā)現(xiàn)曲目總數(shù)已達5028首,編印成冊的有828首,體裁包括……[詳細] |
![]() | 漢調(diào)二簧又稱陜二簧、山二簧,是陜西第二大劇種,流行于陜西的安康、漢中、商雒、西安及四川、甘肅、湖北的部分地區(qū)。它源自陜南漢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葉受秦腔影響,并吸收昆曲、吹腔、高撥子等曲調(diào),糅合當?shù)胤窖,形成了獨立的聲腔劇種,原來用雙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稱“二簧”。為與“京二簧”區(qū)別,又稱“土二簧”。漢調(diào)二簧傳統(tǒng)劇目豐富,僅安康一地就有一千二百多種,已挖掘整理出本戲420個,折子戲……[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