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洗龍水,是海南最有地方特色的端午節(jié)習俗。端午節(jié)這天,所有人家都會像過年時一樣在祖屋擺上香案祭祖,而洗龍水,相比于吃粽子、賽龍舟,更顯重要,是海南本土民眾所必須進行的神圣“儀式”,人們可以不吃粽子,不賽龍舟,洗龍水卻是一定要進行的。一般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海南四面環(huán)海,老百姓們對屈原投江寄予了美好的愿望,認為屈原投江后變成了龍神,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會出來活動,這天所有的水也就變成龍水。人們洗龍水可以……[詳細] |
![]() | 臨高漁歌是流傳于海南省臨高縣漁民中的一種漢族民歌種類。因其多用襯詞“哩哩美”和相關傳說,也稱“哩哩美”、“哩哩妹”。在中國漢族民歌中非常突出,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滲透著濃郁的新盈港一帶的鄉(xiāng)土氣息,它不僅是海南省漢族民間歌謠中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最具藝術魅力的首屈一指的漁歌,甚至連一些外國的漁歌藝術也只能望其項背。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據(jù)有關專家學者考證,臨高漁歌哩哩美萌芽于非常遙遠的……[詳細] |
![]() | 臨高人偶戲是全國惟海南獨有、世界少見的稀有劇種。主要流行于海南島西北部的臨高縣及周邊的?谑、澄邁縣、儋州市等市縣中操臨高話的鄉(xiāng)鎮(zhèn),是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瑰寶。據(jù)老藝人相傳,臨高人偶戲源于南宋末期。臨高先民求神拜佛逐鬼驅邪時,皆用人型杖頭木偶。據(jù)光緒十七年續(xù)修的《臨高縣志》云:“臨俗多信奉神道,不信藥醫(yī)。每于節(jié)例,端木塑于肩膀,男女巫唱答為戲!焙蠼(jīng)過藝人改造,搬上舞臺,至遲在清康熙年間已形成……[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