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統(tǒng)面食制作技藝(李連貴熏肉大餅制作技藝),吉林省四平市傳統(tǒng)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李連貴熏肉大餅具有解膩、解暑、健脾胃、助消化、引氣、調中、消食、殺蟲等藥用功效。李連貴熏肉大餅的熏肉選用鮮豬肉,用溫堿水刷凈,在清水中浸6―10個小時,然后切成方塊放入老湯中煮熟,再加紅糖熏制。大餅用肉湯、食鹽和調料加入面粉中和成酥軟面團,醒面時間稍長,搟片抹油,重疊復搟幾次,烙制成餅。2021年5月24日……[詳細] |
![]() | 梨樹縣是著名的二人轉之鄉(xiāng)和二人轉發(fā)源地之一。據(jù)考證,東北二人轉這項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在梨樹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可追朔到清乾隆年間。到了國民時期,二人轉在梨樹的發(fā)展遠遠超過了清代的演出規(guī)模,新人輩出,班伙濟濟,從藝的人雖超過看人,先后形成了岳家班、付家班、柴家班、金家班、李家班、孫家班等這些班組東征敦化、延吉、西入鄭家屯、通遼、北上榆樹、哈爾濱等地。1948年9年縣政府對全縣各戲班二人轉藝人進行調查登記……[詳細] |
![]() | 雙遼太平鼓,也叫吉林單鼓(有大小兩種),是一種有柄的單面鼓。形似團扇,用扁狀鐵條為圈,蒙以驢(或羊)皮,柄下端鐵圈上著麻花條狀小鐵環(huán)數(shù)枚,握手約半尺,纏有皮條。有的在鼓面上畫有花草,人物等彩繪,還有的在鼓框襯以絨球或花穗。表演時左手持鼓,右手握一鼓鞭(竹制,下綴紅絨穗),邊舞邊擊,鼓和小鐵環(huán)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響聲。表演時結合舞蹈說唱(即邊舞邊唱),所以說它是一種歌舞兼有說唱的東北民間藝術。雙遼太平鼓歷史……[詳細] |
![]() | 珍珠球是滿族人三百多年來傳承不衰的競技活動之一,其發(fā)源地為現(xiàn)在的吉林省吉林市龍?zhí)秴^(qū)烏拉街滿族鎮(zhèn)。清政府曾在烏拉地區(qū)設立打牲烏拉總管衙門,令其負責采集進貢各種土特產。流經烏拉地區(qū)的松花江中盛產極品珍珠,被稱為“東珠”,按規(guī)定每年打牲烏拉要采珠上貢朝廷。這是一項由專門的打牲丁從事的艱苦勞動,在每年深秋河蚌成熟時進行。打牲丁必須潛到水底15米以下才能采到巨蚌,剝出珍珠,因此每年都有人為此而喪命。打牲丁采……[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