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蹺秧歌也叫“高蹺”,是一種廣泛流傳于全國各地的民間舞蹈,因舞蹈時多雙腳踩踏木蹺而得名。高蹺歷史久遠(yuǎn),源于古代百戲中的一種技術(shù)表演,北魏時即有踩高蹺的石刻畫像;高蹺一般以舞隊的形式表演,舞隊人數(shù)十多人至數(shù)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個古代神話或歷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飾多模仿戲曲行頭;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絹、木棍、刀槍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場”兩種,撂場有舞隊集體邊舞邊走各種隊形圖案的“大場”和兩……[詳細(xì)] |
![]() | 古往今來,遼河口海域的二界溝小鎮(zhèn)一直是特殊的打魚人群體——“古漁雁”的落腳聚集之地。持這一生計的打魚人沒有遠(yuǎn)海捕撈的實力,只能像候鳥一樣順著沿海的水陸邊緣遷徙,在江河入?诘臑┩考皽\海捕魚撈蝦。因這一群體沿襲的是一種不定居的原始漁獵生計,故遼河口民間稱其為“古漁雁”。二界溝的古漁雁主要是從華北的冀中、冀東地區(qū)通過旱陸和水陸遷徙到此地的打魚人,他們是古漁雁民間文學(xué)的創(chuàng)作者與傳承者。由于生計的特殊性,……[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