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泉板凳龍系重慶市北碚區(qū)澄江鎮(zhèn)流傳的以長條板凳為主要道具的龍舞藝術。它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原始形態(tài)的板凳龍毫無裝飾,一條四腳長板凳,三人操之,兩人玩龍頭,一人玩龍尾,伴著鼓點,以“套翻身”、“兩邊側”兩個簡單動作,在田間院壩騰躍翻舞。經過幾代人的挖掘、整理、加工,板凳龍有了很大發(fā)展。角色上增加了逗寶人;規(guī)模上增加到數條乃至十數條板凳的大型組合;動作上則增加到大小板凳花、踏龍背、上天梯、龍纏身、群龍搶寶等數十個花頭套路,逗寶人也有滾寶、拋寶、亮寶、藏寶、舞寶、盤磨腿藏寶、穿龍腹、魚躍搶寶、踏龍背、騎龍、引龍等十數個動作,并形成了玩龍人的翻、擺、纏、游、躍、鬧、穿、竄、盤和逗寶人的亮、拋、藏、舉、托、騎、踩、引、鉆等舞蹈語匯;在音樂伴奏上,也由只憑口念鑼鼓經的“肉鑼鼓”發(fā)展成為以大鼓、镲、鑼、馬鑼……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