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陵板凳龍起源于北宋,興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民國時期。板凳龍,是一種主要用板凳作為道具來進行表演的一種傳統藝術。板凳龍主要有兩種玩法,一是一條板凳供三人表演,二是多條板凳供多人表演。……[詳細] |
![]() | 金錢板是川渝兩地民間傳統說唱曲藝品種之一。由快板、蓮花鬧演變而成。金錢板在新中國成立后進入新的發(fā)展期,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高潮。金錢板表演的道具是三塊小竹板,在最初的表演中,小竹板孔中穿上銅錢,除竹板敲打之聲,還能聽到銅錢相互碰撞的聲音。后來,為了便于制作,人們在金錢板的道具制作過程中取消了銅錢,金錢板就成了三塊小竹板。金錢板表演以打、說、唱、演四種表現形式為主,演出由一人或數人進行,演員打、……[詳細] |
![]() | 甘寧鼓樂誕生在三國名將甘寧的故鄉(xiāng)——萬州甘寧鎮(zhèn),自東漢年間發(fā)明以來,迄今已傳承了85代弟子共600余人。現已被列為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甘寧鑼鼓大致可分為三種·五類。三種,即:以嗩吶為主并少量加入鑼鼓伴奏的鼓吹樂、以嗩吶與鑼鼓并重的吹打樂和單純的鑼鼓樂;五類,即:山里人新婚之日常見的一種烘托氣氛的迎親鑼鼓、山里人勞動時常用于消除疲勞和推動勞作進度的薅草鑼鼓、用于喪事的孝歌鑼鼓、用于娛樂表演的……[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