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數來寶,一種中國傳統(tǒng)曲藝。流行于中國北方地區(qū),來源是流落于民間的乞丐要錢的一種手段。一人或兩人說唱。用竹板或系以銅鈴的牛髀骨打拍。常用句式為可以斷開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兩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換韻。最初藝人沿街說唱,都是見景生情,即興編詞。后進入小型游樂場所演出,說唱內容有所變化。部分藝人演唱中國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逐漸演變?yōu)榭彀鍟c數來寶同時流行。數來寶的表演為韻誦式的數唱。傳統(tǒng)唱詞大都……[詳細] |
![]() | 根據有關文物和史料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已有摔跤運動,至清代這一運動得到極大發(fā)展,清廷設立善撲營,摔跤稱為“官跤”,達到較高水平。清朝被推翻后,威震善撲營的“官腿”頭撲戶瑞五爺和宛八爺(宛永順)在天橋紅廟(金鐘廟的下院)開設跤館,收弟子朱六、魏德海、李連峰、沈友三、滿廣田、寶善林、孫寶才、何生等人。從此,“官跤”融入民間,統(tǒng)稱為“摜跤”。20世紀20年代,宛八爺的徒弟寶善林(1900—1965)……[詳細] |
![]() | 說起“泥人張”,首先想到的是天津“泥人張”,其實在北京也有一支“泥人張”,他們與天津“泥人張”同宗同源!澳嗳藦垺辈仕芩囆g自清道光年間形成以來,經過新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探索、實踐下,使“泥人張”彩塑藝術成為雅俗合一的中國民間藝術的代表。20世紀50年代,天津“泥人張”第三代傳人張景祜將“泥人張”泥彩塑藝術帶進京城,培養(yǎng)了一大批彩塑人才,讓“泥人張”從家庭傳承走向了社會傳承!澳嗳藦垺辈仕苋〔淖匀,……[詳細] |
![]() | 葡萄常料器葡萄是指常姓家族用祖?zhèn)鞴に囍谱鞒龅囊云咸褳樵煨偷牟AЧに嚻罚潜本┆氂械膫鹘y(tǒng)美術表現形式之一。清光緒二十年(1894),居住在北京崇外花市地區(qū)的蒙古族后裔常在在改進其母制作泥葡萄技藝的基礎上,獨創(chuàng)出玻璃葡萄的制作技藝,制作的玻璃葡萄以形象生動名揚京城,人稱“葡萄!!捌咸殉!钡淖髌返玫酱褥馁p識,曾賜匾“天義常”,后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因家族原因,常家立下了“……[詳細] |
![]() | 小器作,顧名思義就是制作小件木制品的作坊,后來也代指這一行業(yè)及作品。它是從建筑木雕、家具制造中分離出來的木作行業(yè),所用工具更小,雕時多用巧勁;器物造型也追求奇巧、精美,因此又稱“巧器作”。小器作的一類主要產品,是為象牙、玉器、花絲、琺瑯等高檔工藝品配制底座、盤架,烘托器物更加精神,又不喧賓奪主。前期設計是巧思的主要體現。配座時,工匠得親察器物,因材施藝,一物一座。形制、紋飾都得與器物本身的特征呼應……[詳細] |
![]() | 我國傳統(tǒng)家具以明式家具最為著名,它不僅在中國古代家具史上具有輝煌的成就,被視為傳統(tǒng)家具的典范,而且在世界家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明式家具在清代康熙以后流傳至英法等國,對歐洲18世紀的家具產生了很大影響。明式家具在繼承宋元家具制作傳統(tǒng)的基礎上,材料、加工工藝、造型設計、結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創(chuàng)新。清代的一些家具仍沿襲了明代家具的風格和工藝,也稱為“明式家具”。我國現有的明式家具以蘇州、北京、廣州為……[詳細] |
![]() | 北京蒙鑲技藝,北京市東城區(qū)傳統(tǒng)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蒙鑲是一種傳統(tǒng)的金屬鏨刻工藝,起源于中國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地區(qū),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北京蒙鑲工藝是蒙藏民族金屬工藝與漢族金屬工藝的結合與繼承,兼具藏傳佛教古樸、大方和皇家用品的精美與華麗,這曾經是清代皇家傳承工藝,也是寺廟佛像和宗教法器的常用技藝。蒙鑲是一種傳統(tǒng)的金屬鏨刻工藝,起源于中國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地區(qū),已有2000多……[詳細] |
![]() | 蜜三刀是北京傳統(tǒng)特色風味小吃。具有漿亮不粘,味道香甜綿軟,芝麻香味濃厚的特色。蜜是飴糖,是由大麥等糧食經發(fā)酵糖化而成,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的功效。 老號祥聚公蜜三刀很有名氣,是老北京的重要年貨。北京地安門小吃店制作的蜜三刀,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xié)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廴兜臍v史典故——相傳北宋年間,蘇東坡在徐州任知州時,與云龍山上的隱士張山人過從甚密,常常詩酒……[詳細] |
![]() | 京城老號西德順爆肚王從老東安市場到朝內小街再到東四美術館已經歷了103年,百年滄桑鑄就了這塊金字招牌。老北京人都知道,爆肚王是西德順老經理王金良的官稱,他爆的爆肚京城一絕,是當時北京真正的“爆肚之王”。梨園行里的梅蘭芳、小蘑菇、馬連良、吳素秋、侯寶林等每次在附近的老吉祥戲院演出完,必到此一品爆肚王的爆肚。如今第三代傳人王維章繼承了父業(yè),始終延續(xù)著老爆肚王的傳統(tǒng)。選貨精細,爆的講究,盤盤鮮嫩。60多……[詳細] |
![]() | 在北京著名的王府井大街上,有一座獨具匠心、設計別致的建筑,門店正面以一張女士秀美的臉龐,加之一頭飄逸的長發(fā),背景為紅、白、藍、黑四條波浪,展示人們追求美、崇尚美的境界。這就是京城著名的、被國內貿易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2000年被國家國內貿易局授予“全國十佳美發(fā)美容院”稱號的四聯(lián)美發(fā)美容有限責任公司!八穆(lián)”是國有大型美發(fā)美容企業(yè),隸屬于北京新北方旅游產業(yè)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八穆(lián)”在幾十年的發(fā)展……[詳細] |
![]() | 開業(yè)于1919年,原址在前門外西柳樹井(珠市口西大街)的大和恒糧店,距今整整九十年歷史。當年宣南一代許多商家和住戶都吃大和恒的糧食,要是聽說大和恒來獅子牌白面了(大和恒自產自磨自銷的白面),一傳十,十傳百,一會兒門前就排起長龍,維持秩序的人用粉筆在排隊人衣服上寫上號。據一位年逾古稀老人回憶說解放前學徒時他們飯館用的就是大和恒糧店的面粉和小米面。一家普通糧店,為什么名聞四九城,其根本原因,在于這家產……[詳細] |
![]() | 美味齋飯莊源于上海,1923年開業(yè),1956年12月在周總理“全國支援北京建設”的號召下,北京美味齋飯莊在宣武區(qū)菜市口正式開始營業(yè),經營生炒鱔糊、五香大排、小白蹄、古老肉、叉燒肉、松樹鱖魚等,既有蘇錫幫菜特點又兼有淮陽風味,尤其善烹魚蝦類菜肴。1998年因擴展“兩廣路”的需要,“美味齋”暫停營業(yè)業(yè)!2005年,美味齋”上級主管部門---北京翔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原宣武區(qū)飲食服務公司)為了恢復老字……[詳細] |
![]() | 相傳,步瀛齋鞋店始創(chuàng)于清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由在朝任官的李姓人士所建,前店后廠,以制作布鞋為主,服務對象主要是當朝官員和上流社會的達官顯貴!安藉S”這一字號單從字面上即可發(fā)現其創(chuàng)始人希望“生意興隆通四!钡臍馄呛蜐夂竦臅銡庀。同時亦不難看出,大凡京城的老字號都有其深刻的內涵和寓意。老北京有句民間俗話叫“腳下無鞋窮半截”,由此可見北京人對待穿鞋還是講究的,什么身份、什么場合、什么年齡、什……[詳細] |
![]() | 在中山公園里,有一家老古玩鋪,字號叫瑞珍厚,創(chuàng)辦于1917年。到1950年這個行業(yè)不行了。店主馬佑安是一位伊斯蘭教徒,以他經營學的頭腦認為,公園里就缺個像樣的清真館兒,于是就把古玩鋪改為清真館兒了。請名廚馬德起掌灶,他以烹制“煨牛肉”著稱的清真菜肴在京城很快出了名兒。后于“文革”停業(yè)。1982年在現址東四南大街一號恢復了這個老字號,并將清真館改為瑞珍厚飯莊,F由第三代廚師將瑞珍厚別具一格的清真風味……[詳細] |
![]() | 來今雨軒歷史點滴縱觀中山公園的歷史,來今雨軒在中國新文化運動中占有特別的一席之地,具有很高的文化象征意義。這所建筑,參與和目睹了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上許多重要事件,并留下了大量的佳話。20年代,魯迅曾經與文化名人在這里喝茶聚會;1920年夏,周恩來在來今雨軒舉辦茶話會招待鄧中夏、張申府等人;1924年7月13日,由北京學生聯(lián)合會、社會主義青年團、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等50余團體及國會議員胡鄂公等發(fā)起組織的……[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