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城花燈秧歌,是一種以秧歌的舞步為基礎(chǔ),舞者手持花燈,花燈隨舞者的舞步而舞動的舞蹈。適于夜間燃起燭火時表演,舞者在燭影搖曳中舞動步伐,與燈影相映成趣。每年的正月十三日,是唐城村民慶豐收的集體日子。眾百姓忙活了一年,舉著花燈,扭著歡快的秧歌盡情地表演,所有的歡快情緒都要在這一天宣泄出來。唐城村習(xí)俗,所有參與花燈秧歌的隊伍都要集中于街中心,由主持指揮調(diào)度。在震天動地的威風(fēng)鑼鼓聲中,花燈秧歌隊伍繞街一周……[詳細(xì)] |
![]() | 飛嶺高蹺流傳于臨汾市安澤縣府城鎮(zhèn)飛嶺村,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飛嶺村現(xiàn)在的表演隊伍有三十人之多,其中扮演的角色皆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如“老漁翁”、“濟公”、“關(guān)公”、“唐僧”、“沙僧”、“孫悟空”、“豬八戒”、“小猴”、“許仙”、“青蛇”、“白蛇”、“秦叔寶”、“媒婆”、“傻妞”等等,演員們詼諧的表演給觀眾帶來很多的歡樂和回憶。飛嶺高蹺有文武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表演倒立、跳……[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