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興市位于湖南省東南部,地處湘粵贛三省交會處,屬郴州市轄。全市除漢族外,還有瑤族、苗族、畬族、土家族、侗族、壯族、滿族、布依族、蒙古族、哈尼族等22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以瑤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資興市的團結、清江、連坪、龍溪、碑記、滁口、黃草等十幾個鄉(xiāng)鎮(zhèn),人口約5000人。其中大部分是過山瑤、平地瑤。過山瑤操“勉語”,尊崇盤瓠為始祖?陬^傳說與《過山榜》(即《評王券牒》)及族譜等民間文獻均說:昔……[詳細] |
![]() | 安仁趕分社,祭藥王神農,是安仁特有的民俗文化現(xiàn)象,它所承載的大量民俗事象、傳說、故事與重新建造的神農廟、堂、殿、庵逐漸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圍繞其進行的學術研究及考證也日漸增多,2006年,安仁趕分社被確定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安仁縣是湖南省境內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區(qū)域之一,迄今為止,安仁已發(fā)現(xiàn)兩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即距今約有五六千年的“神農時代”的遺址——朝陽何古山遺址和安平司遺址……[詳細] |
![]() | 宜章夜故事是宜章縣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tǒng)群眾性民俗文化活動,每逢春節(jié),從初一到十五元宵期間,或單家獨戶,或多戶聯(lián)合,或以群團、單位組織裝演夜故事!肮适隆庇握箷r,火把通明,爆竹轟鳴,鑼鼓喧天,觀看群眾人山人海,萬人擠街。1995年,湖南省省文化廳授予宜章縣城關鎮(zhèn)為“夜故事藝術之鄉(xiāng)”;2010年,宜章夜故事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宜章雄居湘南邊陲,人口密集,物產豐富,地形、地貌構造奇特,成為……[詳細] |
![]() | 香火龍流傳已久,在湖南汝城縣志早有記載,其南鄉(xiāng)一帶較為盛行,多在元宵佳節(jié)舉行。表演香火龍時,必有兩龍(母龍和子龍)、兩獅(母獅和子獅)陪隨而舞,一獅在龍前引路,一獅在龍尾跟隨。香火龍的全身用竹子和稻草扎成!澳庚垺遍L度一般為七節(jié),“子龍”長度一般為五節(jié),用當地特制的“羅漢香”(約0.53米長)插滿龍的全身。當夜幕降臨時,以土炮三響為號,鼓輸管弦樂器、花炮齊鳴,眾人手持火把點燃龍身全部香火,抬龍出游……[詳細] |
![]() | 嘉禾民歌是嘉禾先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化遺產,品種繁多,內容豐富。有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伴嫁歌;有曲調清新明快、高亢激昂的情歌、勞動歌、生活歌、兒歌;有抑惡揚善、歌舞革命斗志的時政歌、歷史傳說歌;有風趣活潑、熱情歡快的小調花燈調;有熱烈喜慶深沉哀怨的喜慶曲牌、儀式歌……現(xiàn)已搜集整理的民歌、民謠2369首,但最具特色的是嘉禾伴嫁歌,有1300首,占已搜集整理民歌,民謠總數的近60%![詳細] |
![]() | 蘇仙傳說是發(fā)生在湖南省郴州市的民間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蘇仙,名耽,關于他的傳奇故事在當地流傳甚廣,漢劉向《列仙傳》、晉葛洪《神仙傳》都采集了這一傳說。一、吞萍成孕西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的一天,郴州城東鴨子塘村一個姓潘的姑娘,到村旁的郴江岸邊浣洗衣裳。正洗著,潘姑娘猛地抬頭看簡一朵與眾不同的五彩浮萍順水飄近,閃現(xiàn)光異彩,煞是好看,潘姑娘既喜歡又好奇,用手去撈,不想手竟被浮蓮根蔓緊緊纏住,總也……[詳細] |
![]() | 臨武特色祁劇流傳于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臨武縣地處湘南邊境,郴州市西南部。分別與北湖區(qū)、桂陽縣、嘉禾縣、藍山縣、廣東連州市接壤。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種類型,屬亞熱帶季節(jié)性濕潤氣候區(qū)。是遠近聞名的“祁劇窩子”。2008年,臨武特色祁劇被確定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山水臨武,舜帝曾授民耒耜,教民稼穡,是農耕文明的發(fā)源地。農耕文化源遠流長。各種文化元素與臨武本土文化相互滲透,與代代相……[詳細] |
![]() | 臨武儺戲又稱“舞岳儺神”“大沖儺戲”,俗稱“神獅子”。相傳為油灣村17世祖王思能于明成化年間,在從師學習儺祭作法的過程中,有所創(chuàng)造豐富。而后油灣村的村民在長期的生活和勞動中,一代代心口相傳,演變成了今天的臨武儺戲。臨武儺戲現(xiàn)存于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大沖鄉(xiāng)油灣自然村。歷史上的油灣村由于偏僻封閉,交通不便,單一的農耕生產方式,生活條件極為艱苦,正是這種獨特的地形和單一的生活環(huán)境,使臨武油灣村儺戲世代相傳……[詳細] |
![]() | 嘉禾花燈戲,也就是湘南花燈戲,流行于舂陵河兩岸。桂陽叫“對子調”,郴縣稱“地花鼓”,嘉禾叫“花燈”。嘉禾花燈戲,是一個很有特點的地方小戲劇種。它流傳于湘南以及廣西梧州、粵北地區(qū)。因別具特色的嘉禾民歌、伴嫁歌等民間藝術形式對湘南花燈戲的形成影響頗大,故以嘉禾花燈戲為湘南花燈戲的主要代表。湘南花燈戲流布于舂陵河流域的嘉禾、桂陽、寧遠、藍山、新田、臨武、郴等縣市的廣大城鄉(xiāng)。2008年,嘉禾花燈戲被確定為……[詳細] |
![]() | 桂陽瑤歌是流傳在瑤族的另一個分支——過山瑤當中的一種民間歌曲。桂陽縣地處湖南郴州西南面,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縣,千年古郡,桂陽的瑤歌是當地的一大特色。桂陽瑤族都是過山瑤,聚居在湖南省桂陽縣的華山瑤族鄉(xiāng)和楊柳瑤族鄉(xiāng)一帶,幾迕癖娮孀孑呡吘幼≡诟呱酱髱X中,他們中流傳著一種獨特的瑤族民間文化藝術——桂陽瑤歌,在生產勞作、男女婚戀等方面,都以唱瑤歌來消除疲勞,傾訴內心的情感。2008年,桂陽瑤歌被確……[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