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都昌鼓書(第三批省級)都昌鼓書是一種以說為主,說中帶唱的曲藝,用一面小鼓和一副夾板伴奏,亦有用大鼓和鑼鈸伴奏的。擊鼓復雜,隨書內(nèi)容作輕重緩急之變化。鼓書多以茶館、娛樂場所為場地,農(nóng)村則以農(nóng)閑、節(jié)日、紅白喜事日為常。都昌鼓書俗稱“唱傳”,其演變過程是:“講學—講傳—唱傳”。史載:“都昌之學建于唐咸通中,宋因之,建炎之后更”。(同治版《都昌縣志》)大批本土名仕名儒輩出,他們著書立說,在都昌廣建書院,教……[詳細] |
![]() | 都昌打岔傘(第三批省級)傳統(tǒng)舞蹈打岔傘流傳于江西省都昌縣大港鎮(zhèn)、鳴山鄉(xiāng)、蔡嶺鎮(zhèn)等地。據(jù)2003年《彭氏六修宗譜》首卷記載:“我彭氏由商遷贛以來,迄今已有九百六十一年矣”,彭氏二十一世殿元公的簡介中,記有“子嗣承襲先人奇藝”(見《彭氏六修宗譜》第二十一世殿元公簡介第14行)。老藝人彭積華(1919—1998年)曾介紹,宗譜里的“奇藝”就是指“打岔傘”。老藝人彭積華生前介紹:打岔傘源自一個傳奇故事——……[詳細] |
![]() | 老爺廟的傳說(第三批省級)《老爺廟的傳說》廣泛流傳于長江、鄱陽湖水域的周邊縣。故事發(fā)生在元朝末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相傳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康郎山大戰(zhàn)中,朱元璋戰(zhàn)敗,向北退逃,至老爺廟水域時被阻,危難之際,得湖上一老翁駕一小船渡河救命。朱元璋轉(zhuǎn)身賞銀時老翁不見,變成一只巨龜(大頭黿)沖向陳友諒的戰(zhàn)船,將其擊敗。朱元璋稱帝后,賜封老爺廟為“定江王廟”,加封大頭黿為“顯應元將軍”。老爺廟前的水……[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