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仉家龍燈制作技藝自光緒元年至今,已有100余年的歷史。仉家龍燈是用紙裱糊、竹蔑扎制的龍燈造型藝術(shù),取材因地制宜,材料簡單易得,制作過程包括扎、糊、畫三大步驟,以竹子作為骨架,外面糊紙?jiān)倮L畫,龍頭制作精美,內(nèi)置蠟燭不倒。龍頭的制作十分復(fù)雜,以麻做胡子,龍頭上裝有鈴鐺、絲帶等裝飾品。龍身上放有蠟燭,每節(jié)放兩支。每只蠟燭燃燒約半個(gè)小時(shí),頂端有口,可以方便更換蠟燭、出煙等。傳統(tǒng)的仉家“龍燈制作”包括龍燈制……[詳細(xì)] |
![]() | 九頭船是奎文區(qū) 村莊姓第八代族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所創(chuàng),并由莊姓族人世代傳承的一種民間舞蹈,于每年的二月二表演,至今有490多年的歷史。九頭船選用優(yōu)質(zhì)木料扎制,船體長9米,中間寬1.99米,高達(dá)2.3米。九頭船由9人定位演出,因此取名“九頭船”。九頭船的表演過程極具趣味性、觀賞性和藝術(shù)性。首先是“甩”出場繞場一周,司老爺(小衙司)化裝成小丑坐在甩干上表演一些滑稽、幽默的說唱,甩的表演過程……[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