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平弦,又稱西寧賦子,是青海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西寧、湟中、大通、互助等農業(yè)區(qū),曲牌有十八雜腔、二十四調之稱。平弦的樂器以三弦為主,用月琴、琵琶、揚琴、笛子等伴奏,由演唱者手持筷子,一手夾瓷碟互相敲擊掌握節(jié)奏。曲調優(yōu)美抒情,溫柔婉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青海曲種。流傳于青海省西寧、大通、湟中、湟源、互助、樂都一帶。其歷史沿革說法不一。從曲調上看,與甘肅省的蘭州鼓子、河州平弦有一定的淵源關系。它是一種聯(lián)曲體的形式,有曲牌60多支,其中有將近半數(shù)是明、清兩代從江蘇、浙江等地傳入的,另外是西北地區(qū)流傳的民歌及戲曲曲調。舊時有“十八雜腔、二十四調韻”的說法,實際不止于此。它的音樂唱腔分為:①賦子,以〔前岔〕、〔賦子〕、〔后岔〕三個曲牌組成,用平調弦伴奏,三弦定弦為mi-la-sol;②背宮,應……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