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斗鼓是陜北民間傳統(tǒng)鼓舞藝術(shù)中獨特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源于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旁,流傳于陜西省宜川縣黃河沿岸的壺口鄉(xiāng)、高柏鄉(xiāng)一帶。壺口斗鼓融舞蹈、武術(shù)、打擊樂為一體,具有高亢昂揚、粗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剛烈等特點。表演時,表演者結(jié)合鼓點節(jié)奏場面變化,作出種種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開弓”、“馬步?jīng)_擊”、“穿插對打”、“開合斗打”;鑼手有“反扣前沖”、“回扣后弓”;镲手有“雙人對镲”、“大镲高翻”、“胸前空翻”,還有“單翻”、“雙翻”、“斜叉”、“正叉”等,鼓鑼镲在這里變成刀槍劍,演奏者則成為將校卒,威武雄壯。演奏中巧妙自如地運用了“鼓花”、“鑼花”、“镲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帶裝飾,整個場面顯得五彩繽紛,給予人以酣暢淋漓之感。2004年在“天鼎杯”黃河壺口全國攝影大獎賽中,經(jīng)挖掘整理后,一炮走紅,……
[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