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塑是以面粉為材料,采用揉、搓、剪、挑、壓、粘、貼等手法來造型的藝術,北京通州“面人湯”的面塑藝術便是其流派之一!懊嫒藴泵嫠芩囆g始于清末,其風格流派由近代著名面塑藝術家湯子博先生(1882—1971)創(chuàng)立。湯子博先生以其深厚的藝術功底博采眾長,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廣泛吸收各地雕塑藝術特色,將此前的民間面人由“簽舉式”面塑玩偶改塑為“托板式”案頭面塑,從而使面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民間藝術品。此后,“……[詳細] |
![]() | 北京大順齋,坐落在京杭大運河源頭的通縣(古稱通州)東魏莊,以經營糖火燒、清真糕點享譽京城.大順齋始建于崇禎年間(1640年前后),迄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創(chuàng)辦人劉大順(回民),從南京上元隨運糧船來北方謀生,落腳在通州.先是走街串巷,挑擔叫賣糖火燒\炸果子.后來在南街安家大院開了2間鋪子,取名“大順齋”,一銘劉家鋪子,二求買賣順利,生意越做越興旺.到了清乾隆年間,又在鄰近鬧市的回民胡同購置了5間房……[詳細] |
![]() | 兩條通州的運河龍燈在結束廠甸廟會的演出后,日前“光榮退休”,被請進國家博物館“頤養(yǎng)天年”。通州區(qū)縣鎮(zhèn)的運河龍燈是特有的傳統(tǒng)龍燈,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一般龍燈的龍頭為圓形,而縣運河龍燈的龍頭為方形。這是因為通州是京杭大運河的北起點,所以縣龍燈融會了南北龍燈的特點,形成其獨特的風格。被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這兩條龍燈,均身分7節(jié),身長17米,僅一個龍頭就重十余公斤。目前,龍燈表演隊的隊員們正在制作新龍……[詳細] |
![]() | 通州運河船工號子是指通州到天津段運河(即北運河)的船工號子。它是運河船工為統(tǒng)一勞動步調,增加勞動興趣,提高勞動效率而創(chuàng)作的民歌品種。運河船工號子的淵源,如今只能根據演唱者的回憶追溯到清道光年間。它是以家庭、師徒、互學的方式傳承至今的。如今運河號子的唯一傳人是通州永順鎮(zhèn)鹽灘村75歲的趙慶福。通州位于北京市東南部,京杭大運河北起點,早在秦代就有漕運活動。元明清三代,封建王朝定都北京,漕運進入了鼎盛時期……[詳細] |
![]() | 花絲鑲嵌制作技藝是一門傳承久遠的漢族手工技藝,在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ńz鑲嵌又叫細金工藝,是一門傳統(tǒng)的宮廷藝術,由“花絲”和“鑲嵌”兩種工藝結合而成,主要用于皇家飾品的制作。明代的萬歷皇帝金冠、清代的金甌永固杯、銀六方盆金桃樹盆景、金嵌珠寶朝冠頂、現(xiàn)代的珠寶天壇祈年殿、中華世紀龍等都是花絲鑲嵌的代表作品,突出地顯示出花絲鑲嵌精湛的技藝、優(yōu)美的造型、華麗的皇室風格,是我國古代勞動……[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