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鹿棋項目批次:省級第2批項目保護單位: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文化體育局代表性傳承人:安廣學杜爾伯特地區(qū)鹿棋用髕骨(嘎拉哈)做成,也稱“孛根吉拉嘎”。5條經緯線交叉組成正方形棋盤,4角各劃一條通欄斜線成斜“十”字,再取經緯線中線端頭,相互劃成4條斜線,形成正方形,全盤共35點。兩人對弈,一方執(zhí)鹿2子、一方執(zhí)犬24子。執(zhí)鹿方從犬身跳過,即吃掉一犬,執(zhí)犬者在適當位置另置一犬。鹿不能吃犬時可任走一步,犬再置……[詳細] |
![]() |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項目批次:省級第1批項目保護單位: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博物館“那達慕”蒙語為“游藝娛樂”之意。那達慕大會為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的傳統(tǒng)體育盛會,也是所有蒙古人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1956年杜爾伯特開始舉辦全縣“那達慕”大會,除傳統(tǒng)賽馬、摔跤和射箭外,還增添了投布魯、踢烏蘭紅、下沙塔拉、執(zhí)鹿棋和踢布木格等。20世紀80年代起,杜爾伯特每年都召開那達慕大會,聲勢浩大,影響深遠。上世紀9……[詳細] |
![]() | 蒙古族傳統(tǒng)婚俗項目批次:省級第2批項目保護單位: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文化體育局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居住的蒙古族人經長期的生活積淀,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婚俗文化體系,大致分為接親、送親和婚禮3個步驟。杜爾伯特蒙古人接親過程中有“搶哈達”、“閉門拒客”、“求名問庚”、“扮裝”等儀式;送親是指女方與男方接親隊伍相伴而行,女方送親有“勸嫁”、“上轎”、“搶箭或紅纓帽”、“壓車”等儀式;婚禮則有“拜天祭火”……[詳細] |
![]() | 蒙古族有搶婚和聘婚兩種婚姻制度。搶婚是奴隸制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紀以前,蒙古族社會多半為搶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把阿禿兒與訶額侖夫人的成親,就是搶婚形式。聘婚是封建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紀以后,蒙古族進入封建社會,即普遍實行聘婚制。但仍有搶婚制的殘余。在部落間的戰(zhàn)爭中,搶婚或掠奪婚仍屢見不鮮。青年男女在定親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親。新中國成立前,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或委托媒人到……[詳細] |
![]() | 努圖克人祭祀的嫩水之神,不在水邊卻在一座山上。嫩江東岸有一座名叫多克多爾的小土山,努圖克人視這座小山為神山。傳說,在很古的時候,嫩江東岸的努圖克人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由于他們衣食無憂,人就懶惰了,連祭祀嫩水之神的事也不樂意作了。嫩水之神發(fā)怒了,一年夏天嫩江就發(fā)了大水,大水淹沒了草場,卷走了牲畜。這時努圖克人才知道自己作出了對不起嫩水之神的事。一個夕陽西下的時候,酋長召集全體努圖克人,點燃了九堆大火……[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