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屯距貞仁縣縣城西北25公里,以古法造紙聞名于全國。古法造紙技藝主要集中在小屯鄉(xiāng)的龍井村。小屯古法造紙始于清朝乾隆年間,以龍井為中心遍布于相鄰的6個自然村寨,以家庭作坊為生產單位,最興旺時作坊達1100余家,從業(yè)人員達3000余人,年生產能力近億張。小屯古法造紙嚴格按照《天工開物》一書中描述的流程生產,生產工序和生產器物名稱一直沿用古名。以構樹皮為主要原料,用石灰蒸煮,經72道工序以刀、捆為計量單……[詳細] |
![]() | 三寶是黔西南州唯一的彝族鄉(xiāng),位于晴隆縣誠東南54公里處,海拔1700余米,面積24.15平方公里,擁有1046戶、4471人。500年前,云南和貴州畢節(jié)、黔西、威寧等地的彝族遷來三寶,擇地而居,三五十戶住一山成為一寨。故稱山堡(包)寨。民國時期,置山堡(包)鄉(xiāng)。黃果、煤炭、杉木是該鄉(xiāng)的三大寶,遂易鄉(xiāng)名為三寶鄉(xiāng)。三寶彝族能歌善舞。夜晚,在山溝里燃氣篝火,吹奏蘆笙,曲調悠揚動聽,在場院、堂屋隨地起舞![詳細] |
![]() | 仡佬吃新節(jié)“吃新節(jié)”是仡佬族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仡佬族的感恩節(jié),感激祖先“開荒劈草”、慶祝豐收,同時也是為了感恩祖國的太平盛世而進行的活動。目的是祭祀天地、緬懷祖先、祈禱豐年,祝愿太平;顒訒r,主事人穿著盛裝到村寨附近田埂上采摘新豐收的稻谷、毛稗等谷物和玉米、南瓜、蔬菜(叫作采青),到泉眼去取清泉水,采摘來的作物用來祭祀,取來的清泉水用來制作祭祀用的食物。祭祀儀式中,村中的老人們會在祭桌上擺放谷物……[詳細] |
![]() | 少數民族風俗很多,耐人尋味令人捧腹的也不少,但是,隨著普通話的推廣,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經濟文化全國化和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與周邊民族之間交往面的擴大和交往頻率的提高,被同化已經形成一種趨勢并且勢不可擋。然而,處在深山老林之中的荔波縣青褲瑤的“鑿壁談婚”卻依然保留至今,并有利于當地旅游業(yè)發(fā)展。其實,青褲瑤的“鑿壁談婚”也是慢慢演變過來的。在這之前,青褲瑤時興的是“打奔搶婚”。很久以前,荔波青褲瑤每個……[詳細] |
![]() | 白褲瑤習俗,長者死后假葬或以泥封棺,過一段時間再擇吉日正式下葬,學稱“二次葬”。白褲瑤家二次葬,要舉行隆重的敲銅鼓、唱古歌、砍牛等祭奠儀式?撑_@一天,一群群瑤族人身穿鮮艷的盛裝,抬著銅鼓、折糯(糯谷連禾草折下來)、米酒,從四面八方朝喪家的寨子涌去。喪家門前空坪上放置一面大猴鼓,一側的銅鼓架上串聯懸吊著十幾面銅鼓?腿藗儙淼恼叟慈看a架在銅鼓架的橫梁上。低沉蒼涼的銅鼓聲籠罩著整個寨子。喪家門口,……[詳細] |
![]() | 布依族先民對宇宙空間的各種現象,缺乏科學的認識,他們認為天圓地方,固定不動,天象一把傘籠罩著大地。太陽和月亮是兩個圓形發(fā)光體,一個熱,一個冷,晝夜輪流在天上從東向西走動,照亮人間。星星比太陽月亮小,晚上出現,閃閃發(fā)光,固定不動。并認為日月星辰都有生命。布依族古歌《十二層天,十二層海》還把天空和海洋各分成十二層,天空是神仙的世界,海洋是龍王的世界,大地是人的世界。布依族對方位只有前后,左右、上下、內……[詳細] |
![]() | 卯節(jié),水語稱“借卯”,意為吃卯,這是荔波水族人的節(jié)氣。卯節(jié)的日期是依據水族歷法來推算的。具體的日期雖不固定,但有個選擇的原則,即在水歷九、十月(陰歷五、六月)內的卯日分四批過節(jié)。水歷十月,水書稱為“綠色生命最旺盛的時節(jié)”,辛卯日被稱為“最順遂的日子”,是過節(jié)的上吉日。水族人認為,過節(jié)逢辛卯就預示風調雨順,人壽年豐。與此相反,丁卯日被視為兇日,是過節(jié)的忌日。過節(jié)逢丁卯日會招致旱象蟲災與瘟疫。卯節(jié)的分……[詳細] |
![]() | 稻雕文化藝術節(jié) 2016年元旦期間,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貴州省文聯共同主辦的主題為“蜜境貴州·幸福找稻—體驗農耕文化,觀賞稻雕藝術”的“我們的節(jié)日—貴定金海雪山·首屆中國稻雕文化藝術節(jié)”在貴定縣盤江“金海雪山”景區(qū)隆重開幕。貴定縣同時被中國文藝家協(xié)會授予“中國稻雕藝術之鄉(xiāng)”、“中國稻雕藝術傳承基地”榮譽。貴定縣將以本屆稻雕文化藝術節(jié)的成功舉辦為契機,擬于2016年9月在“金海雪山”景區(qū)舉辦全國……[詳細] |
![]() | 冰脆酥梨節(jié) 貴定縣盤江酥李生長環(huán)境得天獨厚,具有個大皮薄、果肉厚實、核肉分離、外披白霜、色澤金黃、爽脆可口的獨特品質,享有“冰脆酥李”的美稱,暢銷省內外。2006年7月,貴定縣被授予“中國酥李之鄉(xiāng)”稱號![詳細] |
![]() | 金海雪山旅游文化節(jié) 陽春三月,在貴州省貴定縣盤江鎮(zhèn)音寨村,萬畝金黃的油菜花好似金海,千頃雪白的李花、梨花就像雪山,它們交相輝映,被人們形象地譽為“金海雪山”。所謂“金!笔侵该康饺拢粽瘔巫由铣砂偕锨М油菜花怒放,宛若一片黃金海洋。所謂“雪山”是指同樣的季節(jié),附近丘陵上的李樹花開,一片片,一簇簇,遠看去,宛若白雪皚皚。兩者交相輝映,形成一幅絢爛多姿的自然奇觀。……[詳細] |
![]() | 精彩的苗族斗! 《放J琴F定縣苗族人民喜愛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每年都要舉行。金秋十月,云霧周邊縣市、鎮(zhèn)鎮(zhèn)的苗族群眾都要舉行慶豐收斗牛活動。這是力的較量,是技術的較量,是爭霸的較量。……[詳細] |
![]() | “四月八”與艷麗的花米飯 每年農歷四月八日,是苗族、布依族盛大節(jié)日,當地的苗族、布依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歡度這個節(jié)日。相傳很久以前,苗族的民族英雄領導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反抗反動派的統(tǒng)治,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不幸于農歷四月初八壯烈犧牲。此后,每年四月八,苗族、布依族人都帶上花米飯,吹上蘆笙,聚會緬懷英雄。歡度“四月八,”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制作美麗的花米飯和吃花米飯。……[詳細] |
![]() | 談情說愛的苗族“坐花場” “坐花場”是貴定縣云霧山區(qū)的苗族世代相傳的習俗;▓龇譃榍嗄昊▓龊椭欣夏昊▓。中老年花場是已生育子女的青年婦女和中老年婦女的花場,一般主要是在花場里縫制衣服、背牌等,從正月初一坐到十五左右。青年花場是未婚女青年挑花制背牌的場地,亦是青年小伙子與姑娘選擇終身伴侶的一種場所,一般從正月初一開始坐到月底。在“坐花場”期間,每天姑娘們都穿著盛裝,帶著小凳子、糯米耙、繡花針線等來……[詳細] |
![]() | 聯絡情感的苗族“跳月” 苗族“跳月”有悠久的歷史,是花苗較大型節(jié)日文娛活動,花苗跳月是由4個男青年(過去也有老年和中年的)或兩個男青年在前吹蘆笙起舞,姑娘們則跟在背后踏著蘆笙節(jié)奏跳舞,參加人數可多可少,可以中途參加,也可以中途退出,蘆笙吹得越好,舞跳得越好,后面跟著跳舞的姑娘就越多。在“跳月”過程中,小伙子一邊吹一邊跳,不時把目光投在靚麗的姑娘身上,或舞姿示意,或暗送秋波,挑選心愛的女郎!疤隆[詳細] |
![]() | 聲名遠播的苗族長鼓舞 苗族蘆笙長鼓舞,是生活在云霧山中廣大苗族(海岜)同胞歡慶豐收,慶賀太平,祈福納財,歡呼勝利的藝術表現形式,其要追求達到是一種群體狂歡的生活和藝術效果。表演時,以苗家自制的長約2米左右,重約10公斤的青銅大號吹奏為先導,然后用力敲打重達100來斤的木制牛皮長鼓,苗家小伙則在表演場地周圍各自吹響手中的蘆笙,瞬間,身著節(jié)日盛裝的苗家少女象一群群離巢的百鳥,歡呼著一行涌向場地中央,……[詳細] |